论语与修身处世之道
发布日期:2015-07-22浏览:3727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程大纲一、开篇
 为学日益
 习总书记与《论语》
 正确认识论语
 二、论语与学习之道
 1、为学的目的
 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
 2、论语中的学习方法与超越之道
 三人行,必有我师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 见贤思齐,见不贤而内自省。
 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
 3、快乐学习的智慧
 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
 三、论语与管理之道
 1、论语中的管理智慧
 曰: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”论语为政第二
 孔子曰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(《论语子路第十三》)
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。孔子对曰:“政者,正也。子帅以正,孰敢不正”(《论语颜渊第十二》)
 子曰:不患无位,患所以立
 子曰: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。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
 哀公问曰:“何为则民服”孔子对曰:“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;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”(《论语为政第二》)
 2、人性与管理
 3、中国文化中基于人性的管理模式设计
 四、论语与识人用人之道
 子曰: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
 子曰:视其所以,观其所由,察其所安,人焉叟哉,人焉叟哉。
 子曰:“众恶之,必察焉;众好之,必察焉。
 子曰:人之过也,各于其党,观过,斯知仁矣。
 1、识人用人之难及原因
 2、中国传统识人的要点和标准
 3、识人的目的是什么?
 4、中国传统识人的方法与现代应用
 孔子的识人之道
 最经典的识人九大方法--庄子九征详解
 最全面的识人方法-吕氏八观六验、六戚四隐详解
 李悝识人的五视法
 诸葛亮识人七法
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的识人原则
 用人的三大前提条件及九大原则
 五、论语与君子的修身处世之道
 (一)君子十德
 1、修身的目的
 2、修身的标准
 3、修身的方法和途径
 4、仁义礼智信,温良恭俭让
 (二)君子的言行
 (三)君子的交友原则与方法
 (四)君子之气节
 (五)君子的六大修身方法
 (六)君子与小大的十大区别
 (七)君子的待人之道
 (八)君子的处世原则
 (九)君子的注意事项
 三畏、三戒、三愆、三变、九思
 (十)君子的人生境界
 君子的三重人生境界
 孔子的人生台阶
 (十一)、君子超然脱俗的人生态度和幸福观。
 六、论语中的教育思想
 七、国学学习的七大原则与七大方法
 八、结尾
 
                
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


 
	                
	                    
	            




 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
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
					 
				 
				